时间: 2025-03-15 20:26:49 | 作者: 爱游戏官网登录入口介绍
“为什么一面墙是三种颜色?”“一面墙为何需要分三次修建?”“一面墙有三种颜色影不影响美观?”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安乡恩永村界牌组党群活动场所旁,一面棕黑色、棕褐色、深灰色的“三色渐变墙”格外吸引外来参观人员的目光。
“挡墙上的每一种颜色,都记录着村民们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团结一心、自立自强、勤劳奋斗的记忆,是最美的颜色。”德安乡党委书记饶巍掷地有声地回答。
多年前,恩永村界牌组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落后小村庄,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单一,生活条件艰苦。为了改善村容村貌,村民们决定从修建活动场所的一堵界墙开始。
面对、材料匮乏的困境,在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大家就地取材,从河里淘沙,从山上搬运石块,一块一块地搬运、堆砌,用双手和汗水筑起了墙体的第一层。虽然经历岁月的洗礼,第一层已变成了棕黑色,但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坚实。
“村庄是老百姓自己的,村民的事村民议、村民管,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来打造。”对于村庄建设,界牌组党支部书记张兆达有自己的见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堵墙也迎来了两次修建与加固,每次修固都是党员干部和群众用自筹资金、投工投劳的方式来进行。村里的党员、乡贤及外出务工村民每次都能第一时间站出来,其他村民也因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纷纷参与到自筹活动中来。
前后大约经过5年多时间,村民累计捐款筹资4万余元,自发投工投劳,在棕黑色的挡墙基础上,棕褐色、深灰色的两层也陆续修固起来。
“亲不亲家乡人,村里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只要有需要,出钱出力,我肯定是第一个!”村民张力文坚定地说。墙体的每次修固过程都凝聚着村民们的民心、民意、民力,这面“三色渐变墙”也成了界牌组变迁与发展的“最好见证者”。
在自筹资金、投工投劳修建挡墙的过程中,界牌组不断激发了村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将和美乡村建设从“政府的事”转变为“我们自己的事”,群众内生动力逐步的提升,人人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不要。
现如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奋斗,恩永村界牌组的生活生产条件和村容村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屋,村民团结和睦、尊老爱幼,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的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苗圃园“五小园”扮靓了乡村高颜值。蚕桑、魔芋、中草药等产业丰富多样,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展现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新图景。
“现在,村里道路硬化了,村民收入增加了,还建了篮球场、集体食堂、老年人活动室。很多村民买了小汽车,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张兆达自豪地说。
界牌组是宁洱县绘就和美乡村蓝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宁洱县在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方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强化党建引领,突出党员示范带动,激发村民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不要建设自己村庄的激情与热情。干群一心、共谋发展,积极投身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整改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慢慢地加强。(奠正号、李执)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