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爱游戏app官网在线登录入口
语言选择: 中文版 ∷  英文版

新闻中心

2025年中国电子玻璃市场调查与研究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

时间: 2025-02-26 16:00:57 |   作者: 新闻中心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随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向中国转移,国内电子玻璃市场逐渐从低端制造向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升级。随着中国高端电子玻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受益于电子玻璃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新能源汽车、柔性可折叠显示屏等场景的广泛应用,从2018年至2023年中国电子玻璃行业的市场规模由3085

  电子玻璃作为一种特种功能材料,具备高透光性、低介电常数、优异的耐热性和化学耐久性,大范围的应用于平板显示面板、光伏组件、半导体封装、5G通信设施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随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向中国转移,国内电子玻璃市场逐渐从低端制造向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升级。随着中国高端电子玻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受益于电子玻璃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新能源汽车、柔性可折叠显示屏等场景的广泛应用,从2018年至2023年中国电子玻璃行业的市场规模由308亿增长至502亿,年均复合增长率10.25%。

  电子玻璃是一种0.1-2mm厚度的超薄浮法玻璃,具备高透明度、良好的电绝缘性、稳定的化学耐久性和优异的耐热性。 它大多数都用在制作集成电路以及具有光电、热电、声光、磁光等功能元器件的玻璃材料,大范围的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液晶电视、可穿戴设备、车载系统等终端产品中。

  近年来,国家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十四五”规划明白准确地提出推动新型显示、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为电子玻璃行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消费电子升级(如柔性屏、折叠屏手机)、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智能家居普及等需求,进一步拉动市场增长。当前,行业正面临技术突破与进口替代的双重机遇,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原材料供应波动和环保要求升级也对企业提出新挑战。

  中国电子玻璃行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关键阶段。一方面,下游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对产品性能提出更加高的要求。例如,柔性显示技术需要超薄、可弯曲的电子玻璃基板;新能源汽车对耐高温、抗冲击的车载显示玻璃需求激增;5G通信基站的高频信号传输则依赖低介电损耗的玻璃材料。另一方面,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逐步打破技术壁垒,如南玻集团成功量产0.12mm超薄电子玻璃,东旭光电在液晶基板玻璃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政策与市场的协同效应加速行业整合。国家推动的“双碳”目标倒逼企业采用绿色生产的基本工艺,例如推广全氧燃烧技术和废玻璃循环利用。与此同时,国际巨头如康宁、旭硝子通过合资或本土化生产加强布局,而国内企业则通过并购重组提升竞争力,如彩虹股份收购下游面板企业以强化产业链协同。未来,行业竞争将从价格导向转向技术、服务和供应链综合能力的比拼。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电子玻璃市场调查与研究分析及深度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中国电子玻璃市场呈现“外资主导高端、本土抢占中低端”的格局。外资企业如美国康宁、日本电气硝子凭借核心技术占据高端市场(如OLED基板玻璃、高铝盖板玻璃),市场占有率合计超60%;本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如南玻、东旭光电、旗滨集团则通过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在光伏玻璃、中低端显示玻璃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国产化率提升至40%以上。

  头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例如开发适用于Micro LED的透明导电玻璃,或通过纳米涂层技术提升玻璃强度。旗滨集团布局石英砂矿山,降低原材料成本;彩虹股份与面板厂商共建联合实验室,实现需求端反向定制。中小企业聚焦细致划分领域,如车载触控玻璃、医疗设施用抗菌玻璃等,避开与巨头的直接竞争。

  长三角和珠三角形成电子玻璃产业集聚区,汇聚玻璃原片生产、精密加工、终端应用全产业链。例如,安徽蚌埠依托硅基材料国家实验室,建成全球领先的超薄电子玻璃生产基地;广东东莞凭借消费电子制造优势,成为盖板玻璃加工中心。

  中国电子玻璃行业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共振下,正从“跟跑”转向“并跑”阶段。短期来看,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与新兴应用拓展将持续释放市场潜力;中长期则需突破高端材料研发、绿色制造等核心瓶颈,以实现从“制造大国”向“技术强国”的跨越。

  对企业而言,战略重心需聚焦三方面:一是加强基础材料研发,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攻克“卡脖子”技术;二是深化产业链协作,通过上下游联合开发降低创新成本;三是布局全球化市场,利用RCEP等区域合作机制拓展东南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政策层面,需加强完善产业标准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同时通过税收优惠引导资本投向关键技术领域。

  展望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产业的深层次地融合,电子玻璃将突破传统应用边界,向多功能化、智能化、生态化方向演进。行业竞争的本质将从单一产品比拼升级为“技术生态+供应链韧性”的综合较量。在此过程中,兼具技术沉淀与市场敏锐度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推动中国电子玻璃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核心地位。

  想要知道更多电子玻璃行业详情分析,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电子玻璃市场调查与研究分析及深度研究咨询报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