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爱游戏app官网在线登录入口
语言选择: 中文版 ∷  英文版

家居及玩具

创精品期刊立学术标杆丨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Vol 1 No 1正式出版

时间: 2024-10-05 18:03:48 |   作者: 家居及玩具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EMD)《能源材料与器件(英文)》(ISSN 3005-3315)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自主研发平台SciOpen发行,聚焦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链条创新研究成果,通过开放获取(Open Access)方式面向全球发表原创性、引领性、前瞻性研究进展,推动能源科学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由清华大学康飞宇教授担任创刊主编

  在这个不断追求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寻求创新材料,为世界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提供动力的时代背景下,欢迎您垂阅《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首期创刊号。这本学术期刊将成为前沿研究的先锋,为先进材料和能源器件交叉领域提供知识和观点的交流平台。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对更清洁、更高效和可持续能源的需求愈发凸显。与此同时,新型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也在全速推进,进而推动从电子到交通运输等各个行业的创新。本刊深谙能源材料与器件在塑造未来方面所占据的关键地位,旨在为这两个关键领域搭建桥梁、跨越沟壑,促进跨学科合作与创新。

  我们以为研究人员、科学家、工程师和创新者提供平台为己任,分享突破性发现,探索新兴趋势,应对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关键挑战。我们旨在提供全面、权威的信息源自,让感兴趣的读者了解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技术、储能系统、先进材料开发及其在诸多方面应用的进展。

  在《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期刊中,您将读到由全球顶尖专家和初出茅庐的年轻研究人员撰写的各种文章,包括原创研究论文、综述和观点等。我们的编委团队致力于保持最高标准的同行评审和学术卓越性,以确保本刊出版的内容经过严格评审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开启这段知识之旅时,我们邀请您来探索那些将塑造能源和材料科学未来的令人振奋的发展、发现和创新。来吧,与我们一起追求一个更可持续、更高效、更环保的世界,让能源材料与器件发展变成全球进步的关键动力。我们热切期盼您的来稿、反馈与互动,与我们共同投入到这项激动人心的事业中。

  欢迎来到《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期刊汇聚最前沿能源和材料研究的知识宝库。我们将携手同行,点亮未来,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首期内容覆盖领域:锂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锌离子电池、固态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催化、电化学驱动等,共发表 10 篇文章,包括 1 篇 Editorial,4 篇 Review 和 5 篇 Research Article。本期作者来自中国、德国、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国家。

  全部论文均为开放获取(Open Access),点击DOI链接可查看全文内容概要,免费下载,欢迎阅读、分享!

  正在兴起的弱溶剂化电解液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总结了其作用机制、设计原则和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提供了总结以及关于本方向未来发展的展望。本文的观点将会对学术界和产业界在设计安全、高性能下一代锂电池方面提供助益。

  人工界面修饰助力高性能锂金属电池最新研究与展望

  Yanyan Wang, Mingnan Li, Fuhua Yang, Jianfeng Mao, Zaiping Guo(

  锂金属负极的失效与不稳定的电极/电解质界面有关,构建人造固体电解质界面(ASEI)膜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这篇综述根据化学成分类别,总结了ASEI膜研究的最新进展,解析了基础机理、设计原理以及主要成分的作用。

  二维贵金属基金属间化合物(IMC)催化剂已在能源催化应用中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本综述总结了二维贵金属基IMC的合成及其在电催化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该领域存在的主要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

  氧化还原电解质超级电容器(RE-SC)是一种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新型超级电容器。然而,与传统超级电容器相比,这类器件通常表现出更严重的自放电。本综述总结了RE-SC 的最新研究进展,侧重分析了氧化还原介质对器件自放电行为及其影响机制,并从隔膜改性、电解质优化、电极材料设计和器件构筑等方面分析了自放电抑制策略,强调研究氧化还原介质与电极材料匹配性,特别是研究氧化还原介质-电极材料界面交互行为,对抑制RE-SC自放电,提升其实用性的重要作用。

  Mingyue Wang, Yang Li, Shanshan Yao, Jiang Cui, Lianbo Ma, Nauman Mubarak, Hongming Zhang, Shujiang Ding(

  该球型电极材料由大量的NiCo2Se4纳米管组成,其内部具有中空通道和丰富的空位,不仅通过插层反应实现K+离子的快速传输和存储,提供优异的电化学反应活性,还表现出高导电性,具有非常明显的长循环稳定性。

  协同铁电性和离子导电性的功能性陶瓷填料LiTaO3构筑新型复合固态电解质

  Yu Yuan, Likun Chen, Yuhang Li, Xufei An, Jianshuai Lv, Shaoke Guo, Xing Cheng, Yang Zhao, Ming Liu(

  采用具有铁电性和离子导电性的LiTaO3陶瓷作为多功能填料,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基复合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和锂离子迁移数分别达4.90×10-4S cm-1和0.45。LiTaO3不但能够抑制复合电解质内空间电荷层的形成,而且为Li+提供更多的传输通道,实现了Li+在负极界面上的均匀沉积。基于此,该复合固态电解质固态锂金属电池在1 C下能稳定循环1400圈,并且在高倍率5 C下仍保持102.1 mAh g-1放电容量,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解锁高性能有机正极: 通过调整共价框架中活性基团密度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性能

  ), Sanlue Hu, Qingming Liu, Tengfei Zhang, Jun Zhou(

  本文揭示了有机正极材料中活性基团的密度与其在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中的电化学性能之间并非直接相关。制备出的TB-COF和BB-COF材料含有相同的C=N和C=O活性官能团,活性基团密集的TB-COF展现出较高的初始容量(222 mAh g-1@0.5A g-1),而活性基团较稀疏的BB-COF展现出更优越的循环稳定性(10,000圈)和倍率性能。该研究凸显了含有C=N和C=O活性官能团的有机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显著稳定性。BB-COF材料不仅在低温下(-20 ℃)保持优良的倍率性能,而且能在更严峻的条件下(-40 ℃)持续工作2000圈(@1 A g-1)。从微观物料质量变化的角度说明了电荷储存机制的重要观点。通过全面的表征,包括使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 揭示了Zn2+和H+在BB-COF内的共嵌入现象和详细过程。

  Haonan Sun, Yizhou Huang, Shan Shi(

  本文首次通过电化学脱合金法制备了韧带尺寸小至 2 nm 的纳米多孔铂块状材料,其具有极高的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25 m2/g)、耐热性和机械稳定性。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驱动行为如驱动电压低至 1.0 V,可逆应变振幅高达 0.37% 和应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高达 1.64 MJ/m3。这种三维纳米多孔铂材料在界面控制功能行为(如驱动、传感和催化)方面将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

  钼酸盐插层镍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衍生的钼掺杂镍铁磷化物纳米花用于高效析氧反应

  Ruru Fu, Caihong Feng, Qingze Jiao, Kaixuan Ma, Suyu Ge, Yun Zhao(

  通过对钼酸根离子插层的镍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进行磷化反应,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钼掺杂镍铁磷化物纳米花,可作为一种高活性和稳定的析氧催化剂。这是由于钼与镍、铁具有较强的电子相互作用,高价钼的引入改变了镍铁磷化物的本征电子结构,加速了反应动力学,进而提升了析氧反应活性。

  设计理念:Energy的首字母E化身成奔驰的闪电?勇往无前,象征能量和胜利之光;刊名缩写EMD变身成电池外形,契合期刊的主要发文方向。

  欢迎扫码订阅,您可留下邮箱地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与您分享EMD期刊的精彩内容。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只是出于传递信息的需要,并不代表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若不希望被转载或者可以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

  基因编辑敲除东北肠源干酪乳杆菌嘧啶合成基因PyrR降低益生菌抗菌和免疫调节作用